提供每日新闻资讯
最新同城信息
社区团购

查看

开书店一定又“输”又“垫”?可总有人想试试

书店的竞争力还在“书”上,最终落实在“选”上。图为书店一角。(张淇/图)

我的太太决定开书店时,几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,有的明说,有的暗示,总之听到这个主意的人都大摇其头,给出的警示链条是:现在谁还读书啊——读书的人也不读纸质书——读纸质书的人也不会去书店——读电子书的人有可能去书店,却是为了喝咖啡……结论就是,开书店一定会“输”(不会盈利),也一定会“垫”(不盈利就要自己往里垫钱)。

但她并未被吓退,也没过多反驳,而是仔细考察了想要开店的地点,综合考量了房租、人流量和朋友圈子,决定将书店开在女儿所读的小学旁边,既有上学读书的孩子聚集在此,也解决了女儿的接送问题。虽然是“学区房”,但因为不在人口密度最大的入校路口,因此租金也不算昂贵。

这里所在的城区北部,除了零星几家出售教辅、文具的综合商店,没有一家纯粹的书店,要逛书店或买书,就需开车到南部,路线较长,停车也不算方便。因此,也算是填补了北部区域的文化空白,而且对面是停车场和公园,方便且幽静。

当然,书店走进一个地方,还得有人走进书店,不然书店就成了情怀的摆设。此前一直有个疑惑,书店的卖点到底是“书”还是“店”?耳闻目睹的很多书店是在卖环境氛围,书籍是背景板,人们戴着耳机刷平板、喝咖啡,或者拍照打卡。

书店的功能从“书”转向“店”,昭示了“书”和“书店”最易被替代的残酷现实。无论从娱乐还是阅读的方式而言,人们习惯性认为,书籍已被电子产品打败,而“书店”作为获取书籍的渠道,也连带被打败。“谁还读书”“谁需要书店”的问号如同利剑悬在头顶,开书店似乎成了孤勇者的行径。

对于“谁还读书”这个问题,太太并不怎么担心,虽然几年来一直作为全职太太,但她并没将目光锁圈在家,而是结交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文友、笔友、书友,还连续策划了两三年的线上和线下阅读文化分享活动,已形成很宽广的朋友圈。而且爱读书的人很快就会彼此熟络,因为一本书、一个作者的交集,便成为畅谈交心的伙伴,伙伴还会拉来其他志趣相投的伙伴,如同滚雪球一样,读书的圈子越来越大。

这些爱读书的人,即便有人已藏书千万册,娴熟于网购,但对实体书店的热爱是没有减损的,他们享受走进书店、待在书店的时光,也享受将书店里的书带回家中的过程,如果能在书店碰到同样爱读书的店主和书友,畅谈读书的乐趣,更是无上的享受。总之他们是需要书店的——一种精神上的需要。

要满足这种需要,对书店主人的眼光和品位颇有考验,面对浩瀚如海的书籍,不能保证什么书都有,但必须保证所选的书是标准意义上的“好书”,且能说得出为什么好。既要有共鸣,比如一位读者走进来,与我太太聊起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,俩人同时对结尾惊叹不已,瞬间引为知己;还要有新知,将读者可能喜欢但没读过的书精准推荐,比如叶浅韵的散文集《生生之门》,读过之后非常喜欢,向人力荐,在书店的销量比《三体》还要好。

如此,书店的竞争力还在“书”上,最终落实点在一个“选”字,“谁需要书店”的问题也有了答案。现在的书籍太多,选择太多也就意味着选无可选,尤其是生活节奏如此之快,很多人不耐烦选的过程。爱读书的人希望走进书店看到标准契合的甄选罗列,不习惯阅读的人也希望得到让自己信服的好书。那么,书店的价值不在于什么书都能买到,而在于你能买到什么书。

包括不爱阅读的家长,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爱读,也愿意为孩子的阅读付出,但他们需要较为专业的选择帮助,而书店主人的指导性恰是书店的意义。

太太的书店开了一个多月,没有很多人意料之中的冷清,倒有几分意料之外的热闹。除了相识的书友、本地的读者,也有外地的旅客通过手机导航来到书店,并说“你选的书,品质和版本都很好”。有人走进来,带来读书的故事,也带走一本本好书,进出之间,让人看到了“赢”的希望。

英国学者阿兰·德波顿说:“除了紧盯屏幕上日新月异的像素,我们也需要翻翻厚重的精装书——透过其装帧和前电脑时代的字体,一个声音在宣告:昨天说过的道理,在明天仍有一席之地。”我想,数字化时代的书店,应该是盛放“昨天的道理”的容器,它属于每一个渴望、热爱、分享“道理”的人,这个容器不该成为“昨天的风景”,它应该屹立于当下,努力成为进行时。

回到首页
社区团购
最新文章
一周要闻